杠杆炒股的软件 “最不浙江”的浙江小县城,包邮区里的“香格里拉”,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4-12-16 22:00 点击次数:127
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96.04万元,占总成交额0.45%,游资资金净流入120.78万元,占总成交额0.57%,散户资金净流出24.74万元,占总成交额0.12%。
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64亿元,占总成交额10.35%,游资资金净流入6117.55万元,占总成交额3.87%,散户资金净流入1.02亿元,占总成交额6.48%。
◆ ◆ ◆ ◆ ◆
图为浙江丽水市景宁县的畲族姑娘,头上佩戴的银饰,如同一只只跃然而起的“”。摄影/周湖
万分之一的浙江人
住在高山上
丽水,浙江的盲点;景宁,丽水的盲点。
对于包邮区居民来说,少数民族看似是个极为遥远的概念——他们或许意味着圣洁的雪山、苍茫的草原、奔流的大河、古老的村寨……串联起一系列诗和远方的想象。然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浙南山明水秀处:
景宁
(全称“景宁畲族自治县”,下称“景宁”)
千峡湖, 是浙江省最大的峡湾型人工湖。摄影/林凤海
景宁地处洞宫山脉,位于浙江海拔最高的区域。如果说占据了全省高地的丽水绰号为“浙江小西藏”,那么景宁小城,就像是这片“浙江屋脊”上的世外桃源。
这里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整个包邮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江南的繁弦急管之外,景宁人过“三月三”、唱山歌、吃乌米饭,满满的“民族风”。
畲族人的节日时的民俗活动。摄影/林凤海
如果说世人眼中的“典型”浙江,像是西子湖畔款款走来的宫装仕女,举手投足,矜持委婉;那么处在浙南群山间的景宁,则是身配凤冠头饰、腰间彩带如云的畲族少女,歌声嘹亮,响彻群山。
传统景宁畲族女性服饰“椎髻卉服”以深色居多,少有刺绣纹样,多是缝上去的彩缘。凤冠头饰和腰间的彩织带最有民族特色,象征着畲族族源传说中吉祥的头和尾。摄影/蓝小明
她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人对于浙江的固有认知。
01
包邮区的“香格里拉”
景宁,离繁华人间最近的世外桃源。
翻开浙江行政区规划图,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座神秘的小城与温州的文成县接壤。如果顺着景宁境内的小溪进入瓯江,一路上会经过被誉为“中国华侨之乡”、充满欧式风情的丽水青田,然后直通被誉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缩影”的温州。
景宁,事实上离“老板遍地走”的温州很近。制图/伍攀
事实上,她与温州主城区直线距离不过100千米,差不多就是苏州人去上海探亲的距离。
然而这短短的一段路程,却被全浙江最为高峻的群山阻隔——在景宁方圆195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光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79座,占据浙江全省的近四分之一,大漈乡的上山头峰海拔1689米,为景宁境内第一高峰。
大漈乡雪花漈,下临百米深渊峭崖,瀑布飞出似雪。清人李璜在《大漈观瀑》诗中说:“万山随地耸,一水拍天浮。”摄影/李肃人
丽水人常自傲于“浙江屋脊”、“浙江绿谷”的称号,景宁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1.1%,高于丽水市平均水平,更是占据了群峰林立的洞宫山脉,堪称全浙江的“高覆帅”、“绿覆美”。
景宁,包邮区的“绿覆美”。摄影/林凤海
青峰翠岭之下,众多的水系顺着落差急流而下,加上江南地区东南季风带来的梅雨季节,一种造型优雅、颇具南方特色的避雨建筑应运而生——廊桥。
1995年上映的电影《廊桥遗梦》让上有屋檐、下有桥梁的廊桥成为一种美好意象。中国建筑学家刘杰等发现并提出,世界上最多、最美的廊桥不在欧美,而是在中国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这一带分布着世界最多的廊桥。
景宁的接龙桥,掩映在崇山茂林之中。摄影/林凤海
位于浙江西南角的丽水庆元是“中国廊桥之乡”,与之相邻的景宁同样是“遗梦之地”,县域内保留着木构廊桥42座,或横跨于险滩,或镶嵌于青山,或静卧于村落,或屹立于街市,总在这座小城的转角与你不期而遇。
景宁高演村的环胜桥。摄影/张光林
青山、绿树、碧水、廊桥,构成了景宁世外桃源的底色。然而真正让她蒙上一层绚丽色彩的则是畲族人的到来。
02 畲族人的“隐秘乐园”
畲族,可能并非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被世人熟知的一个,却有着极其特殊的文化魅力。
“畲”的本意是刀耕火种,是一种游耕的经济形态。畲族人大多隐居山间,自称“山哈”——地处景宁中部、海拔1519米的敕木山,正是畲族人在景宁最早的落脚点。
冬日,登上敕木山顶,远眺群山巍巍,银装素裹,便可明白缘何畲族人奉它为圣山。摄影/陈景甫
他们耕于山林,在云遮雾绕的山间留下一层层透如明镜的梯田。而随着明中叶以后的“作物革命”,番薯进入中国东南沿海,清代后美洲的玉米也传入浙南,这些对土地要求低、产量大的作物很快就成了山区人民的主食,从一定程度上讲,畲族人成为这些作物进入浙江的搬运工。
山间的梯田和人家。摄影/叶如华
在高山之上,山路蜿蜒,茶园遍布,古寺被掩映在一片苍翠之中。景宁敕木山优质的地理小环境和土质条件,加上惠明寺的禅茶文化,孕育出了小众但出众的“惠明茶”。
敕木山的茶园。摄影/廖跃平
在海拔600米的山地间,隐现于云遮雾绕之中,各村种植起了冷水茭白、西红柿、黄瓜、高山生姜、冬笋等花样繁多的作物,因地制宜的景宁人,在云山之中耕耘出一片天地。
更具备特色的则是密林深处的香菇种植业,在浙南山区的丽水庆元、景宁、龙泉等地,“菇神”是独属于他们的独特神祇——尤其是处在三者交汇处的景宁英川镇,据传在宋代就掌握了“伐木出菇”的野生香菇栽培方法。
英川镇,造型如同侠客的“菇民”和采集而得的香菇。摄影/张光林
与大山打交道,或许是景宁人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更令人惊艳的则是畲族人的服饰,绚烂得如同山间举起的火把。
在景宁,畲族女性的头饰主要是“雄冠式”——顶部尖尖,正如凤头高昂;缀在凤冠上的银片形如翎羽,神气凛然;“垂璎”即盘垂于两侧的瓷珠,叮咚作响,宛如凤鸣。再加上服饰上彩带编织的“翘翘尾”,简直像是穿在身上的“传奇”。
景宁“雄冠式”头饰每个部分都有相对应的畲语名字。整个头饰也是分部件制作,这样即便是哪个细节部分损坏,也可以及时更换,让头饰更经久耐用。摄影/张光林
作为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的民族风情像是一扇窗,从中窥见了畲族人的浪漫。在群山之间,在浙江现代化城市的“围剿”之中,构筑起来一座隐秘的乐园。
03
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
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位于景宁畲族文化中心,2014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一级图书馆”,2018年通过复评。2019年入选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下辖乡镇分馆和主题分馆12个,城市书房4个,各类畲乡特色书房25家。总分馆建筑面积合计7293.6㎡,藏书18.71万册(件),累计发放有效借书证1.73万张,自购、共享数字资源总量约9.5TB。
县图书馆总馆
景宁图书馆以打造读者满意图书馆为宗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总分馆服务模式,创建“畲乡特色书房”品牌,被评为丽水市社科普及示范项目;推广“信阅”服务、支付宝免押办证和退押金等惠民服务;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长期以来,景宁县图书馆秉承“开放、平等、免费”的服务理念,坚持创新发展,优化阵地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景宁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大提升点位,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提供更多富有个性化特点的服务新功能,实行总分馆制,累计建成乡镇分馆和主题分馆12家、城市书房4家和畲乡特色书房25家,助力“诗画畲乡,书香景宁”的建设,点亮畲乡阅读之灯。
县图书馆总馆
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
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河公园内的畲乡城市书房,24小时灯火辉煌,为畲乡百姓传递着缕缕书香。步入其间,门厅处有序摆放着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书机、电子阅读机等,而在门厅的两侧则设置了多功能厅、阅读体验区、朗读亭、书法体验区。从门禁到各种智能化的设备都顺应了现代人智能自助的消费需求,书房内的上万册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市民随时可以凭借阅卡或扫描二维码进入书房进行借还。
行政审批中心24小时畲乡自助书房
“城市书屋是城市阅读空间的拓展,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虽然畲乡书房从表面上看只是一块不起眼的方寸之地,但从读者川流不息的脚步,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这股力量所蕴含的是城市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一位文化学者参观之后评价道。
正达书房
城市书房建设大大方便了读者阅读。每个华灯初上的夜晚,在明亮的书房内安静阅读的人群也成为了小城的一道别样风景。闲适的时间和空间,让心“慢”下来,于景宁这座休闲养生小城的人们来说,于平凡中去朗读,去品茗便是一种幸福……
鹤溪中路24小时畲乡书房
在景宁县城,以图书馆为中心打造了正达畲乡城市书房、行政审批中心24小时畲乡自助书房、鹤溪中路24小时畲乡书房、新时代讲习中心图书馆分馆、红星小学图书馆分馆等阅读和科学普及服务空间。书房内所有图书全部面向市民免费开放,采用自助借阅系统,与县图书馆实行“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以触手可及的书籍打通“书”与“人”的最后一公里。
城南畲乡城市书房
党群中心书房分馆
文旅融合,“民宿书房”成新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将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开发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统一,用独特文化魅力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更具吸引力。因此,景宁依托图书馆的优势,主打“民宿书房”牌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古城书房
2019年12月26日,由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景宁宿叶民宿共同建设的“畲家书房”正式挂牌对外开放。“畲家书房”位于自然风景优美、畲族特色浓厚的大均乡伏叶村民宿宿叶之中。书房内共有图书近4000册,内容包含了旅游休闲、时事政治、畅销文学、生活健康、社会科学、少儿读物等各类图书,同时,书房还将会根据群众需求、点单、更新配送新书。
古城书房
2020年6月23日,“古城书房”正式挂牌对外开放。“古城书房”坐落在畲乡古城逸江南民宿,书房面积350平方米,有书籍2000余册,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书房的建成提升了民宿的文化品味,方便了市民和游客。
2020年6月29日,“小筑书房”正式挂牌对外开放。“小筑书房”位于梅岐乡炉溪小筑民宿内,现有阅读区域120平方米,内有旅游休闲、时事政治、畅销文学、生活健康、社会科学、少儿读物等各类图书以及期刊藏书2000余册,助力梅歧乡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红旅结合”的融合发展之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畲家书房
目前,景宁县已建成25家畲乡特色书屋,其中通过联合景宁雅景花木专业合作社建立“雅景书屋”、联合景宁畲娘农家乐度假庄园建立“畲娘书屋”。
江月书房
“畲家书房”将阅读旅游相融合,不仅成为集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为一体的阅读服务空间,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是畲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村民和游客在欣赏乡村自然美景和领略独具特色畲乡魅力文化的同时,能够走进畲家书房静心阅读。
大均分馆
呷一口清茶,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在畲乡景宁的民宿里,静静地看书成了一种新时尚。这种“民宿+书房”的服务模式,打造了“有书有故事,有诗有远方”的美丽新畲乡,让阅读就像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04
山里山外
纵观景宁地势,其县境大致与小溪上游流域相当,小溪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县,数十条山中溪涧并入,俗称“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公路未通之前,小溪是景宁的主要运输线,人们的生活用品依靠着木头扎排从温州运上来,山里的土产货物从景宁沿河运下去。然而小溪河浅水急,极容易翻船,所以水路主要运货不运人,交通未便。
畲乡十大碗,纯正的畲族美味。摄影/张光林
山中难得的盆地和小溪边运输较便捷的地区是汉族的聚居地,畲族来到景宁,其聚落多处于半山腰的位置。景宁中部的敕木山是畲族在景宁最早的落脚点,今天环敕木山一带还遍布着畲族村落,大约居住着8000畲族人,占全县畲族人口的一半多。
其实,这里离景宁县城直线距离只有五、六公里,畲民下山便会接触到汉文化。这正是畲族与众不同之处,他们之所以能够北迁到汉族聚居地而又保持自己独立的民族性,正是因为他们并不封闭。
现代乐器与古老民歌的新碰撞。摄影/贾亦真
古代的畲汉来往也是很频繁的,人们在“墟市”中进行贸易,畲民以山中所得,诸如木材、毛竹、猎物等等换取汉地的食盐布匹等生活品。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族群和祖先的认同,使得畲族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不失其民族性。
今天走在景宁街头,畲族人迎面而过,或许他在相貌、衣着、方言、经济生活等方面与本地汉人无异,但保不齐他其实也是一名保守着祖传的祖图和族谱的村落长老,穿上道袍就是一位畲族师公(畲族没有“全职”道士)。
景宁畲族自治县渤海镇安亭村,村民在廊桥上合影,其中男人穿着道士服。摄影/李肃人
山地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但山中却另有奇珍。景宁是人工栽培香菇的起源地之一,香菇木耳优质多产,这里的高山云雾还能种出好茶。这些佳产需要走出大山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所以山中架着大量的廊桥,沟通内外,而当地人对于曾作为生命线的小溪至今依然饱含深情。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景宁人出门闯荡,在全国范围内闯出了小超市、小宾馆、小水电的“三小经济”。下次去小超市(当然不是全家、7-11那种洋气的便利店)购物时,你可以和老板打听打听,很可能他就来自景宁。
郑坑乡吴布村以畲族梯田闻名,当地人说他们是把田种到了天上 。摄影/张光林
从采矿到畲族迁徙,再到今天遍地开花的小超市,景宁的历史是人和大山较劲的奋斗史。这里现在仍然是浙江最不富裕的地区,山里的人们辛勤耕种的目的单纯而又真实,就是为了活着、活好。或许,香格里拉也就是这个样子。
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忠溪村,村民挑着新挖的毛笋穿行在万亩毛竹园中 。摄影/李肃人
这就是景宁,她既是畲族人的山歌杠杆炒股的软件,也是民族融合的交响,她是最后的江南牧歌,也是新一章的腾飞序曲。
- 上一篇:深圳股票配资系统开发 张氏帅府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游客?
- 下一篇:没有了